職稱驛站所屬分類:文學論文發布時間:2022-06-29 08:59:03瀏覽:次
小說《遲到的旅行》是阿拉伯女性作家努夫·馬吉德·法漢的代表作,講述了女主人公努爾坎坷的求學之路。女主人公渴望完成學業,卻被世俗世界所不容,在經歷了丈夫的背叛和無果的愛情悲劇后毅然選擇像涅槃的鳳凰一樣從困境中奮起,最終在不惑之年來臨之際去實現自己的學業夢想。本文擬從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出發,分析作者對塑造努爾這一女性形象的深刻內涵。
【摘要】小說《遲到的旅行》是阿拉伯女性作家努夫·馬吉德·法漢的代表作,講述了女主人公努爾坎坷的求學之路。女主人公渴望完成學業,卻被世俗世界所不容,在經歷了丈夫的背叛和無果的愛情悲劇后毅然選擇像涅槃的鳳凰一樣從困境中奮起,最終在不惑之年來臨之際去實現自己的學業夢想。本文擬從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出發,分析作者對塑造努爾這一女性形象的深刻內涵。
【關鍵詞】女性主義批評;人物形象;父權制
【中圖分類號】I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24-001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4.004
《廣西文學》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廣西文學雜志社出版,主要版塊欄目有人間極品 情感真品 小說妙品 百字小品 另類雜品 文摘精品 休閑趣品 走近小品 連載佳品等。
一、引言
《遲到的旅行》是阿拉伯女性作家努夫·馬吉德·法漢的短篇小說。作家以當下的阿拉伯社會為背景,通過簡短的篇幅為讀者呈現了阿拉伯的社會形態,塑造了女主人公努爾這個飽滿的人物形象。整篇小說采用了倒敘的手法,講述了女主人公求學之路遭遇的坎坷和變故,在經受了不計其數的磨難后終于在不惑之年的來臨之際去實現自己的學業夢想。與很多女性作家一樣,法漢的這部作品通過對努爾的求學經歷的描寫,探討了女性與男性、家庭、社會的矛盾和沖突以及女性人物對命運的抗爭。努爾求學和實現最終實現夢想的歷程深刻地體現了她“自我”“獨立”的性格體質,這與女權主義者一直主張女性獨立、擁有自我意識不謀而合;诖,本文將從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出發,來具體分析女主人公努爾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
二、創作的理論背景和時代背景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西方女權主義運動發展的文學領域衍生成果,旨在以女性為文學研究的主體,針對女性在文本中的形象、女性作者的創作、女性讀者的閱讀等方面進行文學批評!哆t到的旅行》的作者努夫·馬吉德·法漢作為當代的阿拉伯女性作家,其思想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女權運動的影響。①此外,由于社會意識的因素和宗教傳統的約束,當今時代阿拉伯女性的地位依然低下,雖然阿拉伯封建社會中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在西方殖民以后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部分不合理的教法解釋也已被廢除,但直至今日人們依然能在阿拉伯社會中看到其保留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理論背景和時代背景下,法漢的作品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女性主義者立場,反映了阿拉伯世界婦女長期受壓迫、生活不易的社會現實!哆t到的旅行》作為21世紀的阿拉伯短篇小說,其塑造的女主人公努爾是當代阿拉伯女性在壓迫中追求夢想和獨立的有力佐證之一。
三、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對夢想的追求
《遲到的旅行》中的女主人公努爾是一個對夢想有著執著追求的人。與其她的女孩不同,從童年時代起她就有著出國求學的夢想,因此她常常坐在校園的一個角落里仰望著湛藍的天空,看看是否真的有飛機在空中盤旋,幻想著未來自己也能乘坐飛機去國外完成自己的學業夢,在觀望的同時她還在寫字本上將自己的所見所想描繪成一幅畫,用自己畫下的飛向遠方的飛機、四散飄飛的烏云以及嬌羞地躲在烏云身后的太陽深刻地表達了對未來求學之路的向往。當老師提問她時,她毫無保留地表示自己在未來想要成為一名博士,在大學里教書,教育學生們有獨特的思想,迎接職業生涯。如此美好的夢想體現了努爾對人生的規劃和對未來的憧憬,堅毅與執著的品質讓努爾這個人物形象極具魅力。
此外,努爾在學習方面也是天賦異稟,原文中曾描寫了努爾回答完問題后注視黑板和板面上彩色粉筆字跡的細節,在字里行間中她的思緒紛飛,但是她好奇粉筆的顏色竟然能掩蓋住黑板的底色,一經擦拭黑板又變得一片花白。這意味著努爾雖然是隨意地看著字里行間的內容,但是當黑板上的字被擦拭掉變成一片空白時,那些字卻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腦海中,這充分體現了女主人公努爾記憶力之高超,也為后文埋下了伏筆,她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資在上學期間名列前茅,在高中畢業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頂尖大學的錄取資格。
由此可見,法漢筆下的努爾不僅在學業上聰慧過人、出類拔萃,而且擁有執著堅韌的美好品質。即使后來她遭遇了社會的壓迫、家庭的打壓以及丈夫的背叛,讓自己的求學之路充滿荊棘,但她一直沒有忘記初心,即便經歷了婚姻的變故后在丈夫的世界里被束縛了二十年也沒有選擇向命運妥協,最終在不惑之年來臨的時候去彌補自己曾錯過的一切,重新燃起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獲得自由后,對于努爾而言,即使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也要憑借努力去獲得自己夢寐以求的文憑,更加鮮明地表現出努爾對夢想和自由的向往與執著,這與女性主義批評家所倡導的女性需要保持獨立自由狀態的主張不謀而合。通過努爾坎坷的求學經歷倡導女性個性解放和人格獨立,也是法漢塑造一個新女性人物形象的有力佐證。
(二)對命運的反抗
法漢筆下的努爾生活在當代的阿拉伯國家,可以說從她高中畢業到實現自己的大學夢是歷經了不計其數的磨難,被社會規則所限制、所支配。但是她沒有選擇向命運屈服,而是在歷經磨難后決心要像涅槃的鳳凰一樣從灰燼中奮起,繼續追尋自己的大學夢②。因此努爾的求學之路注定是充滿波折,一是她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二是社會規則不允許,在高中畢業后她的求學夢想受到了父親和弟兄們的一致反對,后來也遭到了丈夫的欺騙與背叛。阿拉伯國家的女性大多被馴服成“房中天使”,壓抑個人的情感和發展需求。但是,努爾沒有選擇屈服于命運,棄置自己的天賦,放棄在男權社會中的無力掙扎,如果最終努爾向命運妥協永遠生活在男權社會的法則之下,那么一個擁有極高天賦的女學者就會將自己的才華埋沒在家庭的鍋盆灶臺之間和丈夫打造的牢籠里。
努爾對命運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非常符合女權主義的主張③。無論是高中畢業后學業夢想遭到家人的反對,還是在丈夫的世界里沉淪了20年,努爾最終沒有將自己局限在男性設定的價值中,埋沒自己的天賦,成為協助男性成功的工具和家中碌碌無為的“房中天使”,而是充分正視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努力實現自我價值、追求自由和獨立,成就自己的未來,掌握自己的人生。因此,努爾對命運的反抗體現了女性主義者倡導的女性應該成為“自我”的主張,為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增添了更多的內涵。
四、父權制凝視下的女性
上文已經闡述過,女主人公努爾是一個對夢想有著執著追求并敢于向命運反抗的人,女性主義認為,女性應該突破“性身份”的局限性,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做命運的主人,構建一個女性具有主體地位的社會,努爾堅韌執著的品質印證了女性主義的這一主張。另一方面,雖然努爾最終憑借自己的毅力實現了出國求學得到夢想,但她也是一個受父權制危害的女性,如果沒有被父權制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所約束,努爾的求學夢想也許在她高中畢業后就能實現。
努爾在高中畢業后雖然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了著名大學的錄取資格,但是她的父親和弟兄們都不支持她上大學的想法,他們認為女孩有一般的教育水平就足夠了,女孩需要做的是學習生活技能,如烹飪、清理房屋和操持家務,以及一切能取悅丈夫的事情,這種根深蒂固的父權制思想不斷地向努爾施加壓力,也削弱了努爾的自信與果敢。努爾的經歷雖可見女性主義思想的影子,但是作為個體的她,依然受到了強大的男權社會中父權制思想的迫害,在她身上表現出了自身的矛盾性以及女性主義思想發展的局限性。
(一)男性話語與男權社會規則的壓迫
“男權制即一個社會由男性統治,是認同男性并以男性為中心的,這個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壓迫女性。”在父權制主宰的所有領域中,女性都是他者,她被客體化、邊緣化,界定她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她與男性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之間存在的差異,而界定所根據的是她所缺乏的和男性正好擁有的東西。④在《遲到的旅行》中,女主人公努爾所生活的社會對女性的約束繁多,雖然在某些方面女性的地位較以前得以提高,但直至今日總體上仍然維持了婦女較男子相對低下的社會地位。
努爾作為一位生活在當代的女性,雖然女性主義思想已經開始在她的頭腦中萌芽,同時她也敢于向不公的命運反抗,有著女性主義者倡導的“自我”“獨立”的性格特征,但是長期占統治地位的男權主義思想和父權制意識形態免不了對她的行為選擇產生不自覺的限制和影響。上文已經闡述過,雖然高中畢業后努爾優異的成績足以讓她進入最負盛名的大學,但是她的大學夢卻遭到了父親和兄弟們的一致反對,她要做的就是像一般的阿拉伯婦女那樣操持家務和從事取悅丈夫的事情,因為女孩只要受過些許教育就足夠了。
努爾的丈夫也是一個值得回味的角色,在丈夫和利瑪的事情暴露后,他不仁不義、冷酷無情的本性以及對妻子努爾的虐待與迫害與先前作者對他的描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讓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耐人尋味。在作者法漢將其描述成一個既英俊又有思想、既了不起又善解人意的男青年,他與努爾舉辦了一場令參加婚禮的賓客艷羨不已的婚禮,并且還答應努爾要幫助她完成大學學業。這時候似乎所有人都認為努爾的愿望就要實現了,然而,這一切光鮮亮麗的背后隱藏著十分殘酷的秘密,也為努爾重獲自由之前的命運埋下了伏筆。丈夫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和努爾逢場作戲,他將努爾當成了自己的情人利瑪的替身,和她結婚只是為了讓盛怒的母親消氣,之前他對努爾的所有承諾都是謊言。丈夫前后態度的轉變和故事情節的反轉不但凸顯了努爾的丈夫薄情寡義的本質,更是揭示了受父權制危害的女性的悲慘命運。
(二)社會文化與社會規則的約束
在當代的阿拉伯社會,有關婚齡、離婚、多妻制和繼承權等涉及婦女的法律問題幾乎沒有什么變革,傳統習慣仍很流行,此外,傳統習慣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經歷幾次社會變革而不發生根本性動搖,最后形成一種社會公認的價值取向,即社會文化。⑤女性主義者注意到,人們運用男性優于女性的信念來捍衛并維持男性在經濟、政治和社會權力等方面的壟斷地位。
努爾高中畢業后,她的父親認為女孩有一般的教育水平足矣,她要做的就是學習好生活技能以后更好地為丈夫和家庭服務。因此,社會文化形成的價值觀念是阿拉伯父權制社會中女性長期處于劣勢的重要原因,迫使很多阿拉伯女性不得已以犧牲自己的自由和地位為代價來換取社會的自由和認可,努爾重獲自由前的遭遇和經歷是這種現象的有力佐證。
“任何東西,一旦被社會認可和接收以后,即使他是錯誤的,人們也只能向社會所認可的價值尺度靠攏。”長久以來,受宗教和文化的影響,在很多阿拉伯人眼里,對婦女的隔離就是一個行為準則,并且嚴格按照這一標準要求自己和他人,似乎遵守它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如果有違背,就會視為對本民族文化的背叛,甚至遭到攻擊。在《遲到的旅行》中,社會文化和社會規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女主人公努爾的父母和丈夫的價值觀,使努爾獲得新生前一直生活在父權制的陰影下,局限在男性設定的價值中,即使后來努爾在不惑之年將至的時刻重新燃起了希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也依然是一名深受父權制危害的女性。
五、結語
本文以女性主義批評理論為基礎,簡要地分析了《遲到的旅行》努爾的主人公形象。努爾最終決心像鳳凰般浴火重生,重拾曾錯過的一切,樂觀地面對未來,這樣的勇氣和毅力令每一個讀者津津樂道,十分符合當代的女性主義思想,也讓整篇小說的內涵進一步升華。但是另一方面,這篇小說還有一處值得改進的地方,就是作者法漢并沒有向讀者闡明努爾最后是如何逃離丈夫的魔掌重獲自由去追尋學業之夢的,只是簡短地以努爾最終下定決心涅槃重生的情節一帶而過,這樣使小說的結尾有些略微的倉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當然,這篇小說整體上是成功之作,通過努爾的求學經歷向人們表達了以努爾為代表的女性只有掌握話語權、敢于反抗才有機會為自己的需求和自由發聲,才能有機會在社會競爭中擁有與男性平等發展的權利,成就自己的未來,掌握自己的人生。法漢筆下的努爾最終打破了婚姻、家庭以及社會偏見對女人的束縛,成了一個完全自由的女性,只做最真實的自我。
注釋:
、購埼撵o:《從女性主義批評的角度淺析小說〈自我封閉〉主人公形象》,《北方文學》2020年第31期,第45-46頁。
、陉愇膵、徐晗:《女性主義視角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人物形象解讀》,《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 年第9期,第48頁。
、蹚埛f:《論〈白鹿原〉的悲劇意識》,延邊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第42頁。
、(美)路易斯·泰森著、趙國新等譯:《當代批評理論實用指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頁。
、荨稖\談沙特阿拉伯婦女的社會地位》,豆知網,https://www.doczhi.com/p-827309.html。
參考文獻:
[1]張文靜.從女性主義批評的角度淺析小說《自我封閉》主人公形象[J].北方文學,2020,(31):45-46.
[2]陳文嬌,徐晗.女性主義視角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人物形象解讀[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9): 48-50.
[3]張穎.論《白鹿原》的悲劇意識[D].延邊大學,2006.
[4](美)路易斯·泰森.當代批評理論實用指南[M].趙國新等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83-148.
[5]黃民興.沙特阿拉伯婦女地位的演變[J].阿拉伯世界,1992,(4):23.
《女性主義視角下《遲到的旅行》的 人物形象解讀》本文由職稱驛站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職稱論文發表網
文章地址:http://www.aquaprosensors.com/lunwen/yishu/wenxue/4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