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驛站所屬分類:農業經濟科學論文發布時間:2022-07-25 09:00:12瀏覽:次
摘要:試驗從稻樁蓄留高度和頭季稻收割后的蓄水深的兩因素不同模式研究發現,以甬優4949為代表的秈粳雜交系列品種,在合理的留樁高度和蓄水深度下再生稻超350公斤/畝,年產量超1000公斤/畝,在不同模式下,產量
摘要:試驗從稻樁蓄留高度和頭季稻收割后的蓄水深的兩因素不同模式研究發現,以甬優4949為代表的秈粳雜交系列品種,在合理的留樁高度和蓄水深度下再生稻超350公斤/畝,年產量超1000公斤/畝,在不同模式下,產量差異極其顯著,要增產增收,必須良種配良法。
關鍵詞:秈粳雜交;留樁高度;蓄水深度;再生稻
崗型雜交水稻品種在頭季稻收割后,依然有較強的再生能力,自貢、瀘州等種植兩季水稻溫光不足、一季中稻溫光有余的地區,就大力推廣熟期適宜,再生能力強的水稻品種。
《農業知識》(周刊)創刊于1950年,是由山東農業知識雜志社主辦的農業刊物。本刊堅持“科學、實用、及時、通俗”的辦刊宗旨,宣傳貫徹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大力報道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經驗,為廣大農民服務,為廣大規模種植戶、養殖戶服務。榮獲華東地區最佳期刊;山東十佳期刊。
川優6203、荃優、晶兩優系列等適合蓄留再生稻的中秈品種,頭季稻加再生稻年產量在750公斤/畝左右,成為了自貢地區目前的主推品種。甬優系列為代表的秈粳雜交品種2019年由我引入自貢,為了探尋提高該系列品種的再生稻畝產量的最佳栽培方法,以甬優4949為研究對象,在頭季稻收割時的留樁高度和收割后的蓄水深度等角度進行了比較。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秈粳雜交水稻品種甬優4949
1.2試驗設計
采取相同的播種收割時間和再生稻肥施用量,從留樁高度和灌水深度兩方面分3組進行比較,重點觀察再生苗發生時間、發生部位、發生動態和最終產量表現。
播種時間:3月20日,頭季稻收割的時間:8月7日。留樁高度:33cm,20cm,10cm;頭季稻收割后田間蓄水深度:15-20cm,5-10cm,現泥水。
供試田塊大約4000m²,為盡可能排除干擾,選大田正中做9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133m²,小區間徹小梗隔開,確保梗間不過水。4月25日,在秒齡35天時單株移栽,移栽方式為寬窄行,寬行36cm,窄行20cm,退窩20cm,每個小區栽插200窩。小區外的其它區域,正常種植同一品種,除草、病蟲防治、施肥等都統一進行,對行、窩距等不做嚴格要求。收割時稻樁蓄留高度和收割后蓄水深度個小區間簡單隨機排列。
1.3田間管理
9個小區的大田管理方式一樣。頭季稻施肥水平: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整個大田均勻施用5000公斤農家肥,5包稻田除草劑返青101,然后分區作梗,每小區施用水稻專用復合肥8公斤,移栽后5天每個小區施用尿素1公斤作返青肥;移栽后3天整體放水,使各小區均處于現泥水狀態,以后均不再灌溉,由自然降雨調節田間水分;5月25日用殺蟲雙1.25公斤、井岡霉素5包兌水300公斤,全田噴霧防治螟蟲和紋枯病,6月25日第二次防治,方法同上;6月25日,結合防病治蟲,每小區施用尿素1公斤作再生稻促芽肥。
2結果與分析
2.1蓄水深度15-20cm不同留樁高度再生苗發生情況
留樁高度20cm的小區發生數量略優于其它2各小區,但不顯著。
2.2蓄水深度5--10cm不同留樁高度再生苗發生情況
留樁高度20cm小區發苗數量明顯優于其它兩種情況,各組基1節的優勢明顯。
2.3蓄水深度現泥水不同留樁高度再生苗發生情況
留樁高度20cm小區發苗數量顯著優于其它兩種情況,F泥水狀態下的發苗時間和發苗數量又明顯優于其它兩種蓄水深度的小區。
2.4實收產量
頭季稻收割后,現泥水狀態下,稻樁蓄留高度20cm、實收產量最高,實收73.6公斤,33cm實收57.5公斤,10cm實收40.3公斤;蓄水15-20cm,留樁高度10cm產量最低,實收9.3公斤。
3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僅從頭季稻收割時的留樁高度和收割后的蓄水深度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比較,留樁高度20cm,田塊始終處于現泥水狀態下,再生稻實收達368公斤/畝(中秈品種100-250公斤/畝)。稻樁蓄留過高(33cm),可能存在頂端優勢,抑制基部再生苗發生,稻樁蓄留過低(10cm),對基2節造成破壞,使稻樁第二個伸長節間暴露在外,對氣溫和水分不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研究發現,第三個伸長節間蓄留部分水分,對基1節和基2節抵抗高溫伏旱效果極為顯著;留樁高度33cm,在現泥水狀態下,第3節也幾乎不發再生苗,說明秈粳雜交水稻品種的再生苗主要在基1節和基2節發生,隨著蓄水深度的增加,基1、基2節均處在無氧狀態下,再生苗不能充分發生。綜上,秈粳雜交品種稻樁蓄留在20cm左右,第三個伸長節間能很好的調節植株的水分和溫度,田間始終保持現泥水狀態,基1、基2節處于有氧狀態下,有利于提早再生苗的發生時間和提高再生苗的發生數量。
《秈粳雜交水稻品種再生稻栽培技術試驗研究》本文由職稱驛站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職稱論文發表網
文章名稱:秈粳雜交水稻品種再生稻栽培技術試驗研究
文章地址:http://www.aquaprosensors.com/lunwen/jingji/jingji/47496.html